疫情期间夫妻冷战,让我身心疲惫,怎么解决

人们常说: “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心灵高尚的人交朋友。”话虽不错,但凡尘琐事缠身,能让现代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,是何等奢侈的雅致。作为一个农村成年人,我要做事挣钱养家,能够偷闲用手机读一篇好文章就觉得是一种福气。

原本以为, 过罢新年就要和往年一样复工,一场病毒疫情来袭,让大家都开始宅在家里过起了超长假期。焦虑情绪开始在我的身上滋生并不断地蔓延开来,总觉得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恼火,却又缺少一个宣泄的契机。浮躁心烦,让我失去了持续更新写作的灵感,这几天都没办法静下心来写东西了,作为靠文字内容吃饭的人,意味着是一种危机。

正好今晚看到一篇好文章, 题目叫《“宅家20天,吵架19天”:病毒,正在考验8000万人的婚姻》。一场疫情让大家失去了平时一如既往的工作、生活和娱乐的习惯,都宅在家里,夫妻之间相处的时间和空间多了,前几天可能如漆似胶,后面几天可能就鸡犬不宁了,以往积攒来的不满和抱怨,就极有可能被爆发出来,缺少的就是一根一点就着的导火索。

作为我本人来讲, 是很羡慕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儿就争吵的夫妻,因为我和自己的爱人,连争吵的兴致都没有了,现在就像亲人一样的客客气气,暗地里却彼此心伤。当婚姻变成以“为孩子们好”的名义而延续着,夫妻之间感情已经没有什么价值而变得可有可无了。有人说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夫妻,但我觉得我们彼此最亲密的是彼此的手机,虽然面对面坐着,却感觉相隔千里。

万幸自己今晚读到这篇文章, 虽然和我们不一样,但作者说的一句话却让我扎心:“让一段婚姻关系变冷,一句话就够了”。是啊,想起当初我们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,谁不是盼望着一起白头、相伴终老的呢?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变冷了呢?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互相伤害,以至于最后把自己包裹成盔甲。我承认自己小肚鸡肠,嘴巴比较碎,喜欢絮叨,家庭供养的重担过早地落在我的身上,早已经不堪重负,我需要一个靠谱的港湾,而不是经常的抱怨。

“夫妻相处,最该明白的是: 有些话能说,但有些底线,不能触碰”。比如我努力挣钱养家,但毕竟能力有限,一年下来只够花销,但我已经尽力了,请不要在我正自责的时候再火上浇油,说什么“你挣的钱在哪儿?”我肚量很小,脾气也差,一旦生气,就会歇斯底里地吼叫,像一头失去理智的野兽,把自己折腾的遍体鳞伤,然后需要半个多月的静养来愈合伤口。知道我这半年来为什么躲避,不爱说话,宁愿待在老家,或者远行吗?我在思考,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?

人的心灵就像一个木桩, 伤人的话就像钉子,说一次伤人的话,就像钉子扎进木桩,扎一次就心疼一次,就算拔出了钉子,木桩上的伤口再难愈合,而满目疮痍。夫妻本为一体,理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,你问我当初的包容和迁就,都去哪儿了?有没有发觉,我已不再习惯发火,更多的是无言以对的冷漠?疫情期间,宅在家里,好好地想想!